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速度轮滑 > 正文

战术、速度和体能的对决更具观赏性

类别:速度轮滑 日期:2016-7-26 13:15:10 人气: 来源:

  作为十三冬5大项11个分项97个小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短道速滑项目奖牌争夺战于今日拉开战幕,并将于1月21日、22日两天时间内决出16个单项的冠军。十三冬短道速滑赛道上将上演一场场冰上的速度与激情。

  战术、速度和体能的对决,更具观赏性

  1月17日,十三冬短道速滑项目青年组、成年组500米、1000米初赛、预赛,1500米预赛即将上演的前一天,新疆冰上运动中心短道花样馆内热度飙升。

  冰场上,身着红色连身衣、头戴银色头盔的哈尔滨市短道速滑运动员们正在进行赛前适应性训练。一道道红色如疾风闪电般从记者眼前划过,空气中仿佛能看到丝丝银色的弧线。

  和运动员一样忙碌的,还有十三冬短道速滑技术代表和仲裁委员会主任王石安,手握无线话筒的他正在场边指导裁判员们调试各种仪器。

  “1980年起,我们国家前后参加了十次冬奥会,在冬季冰雪项目中共获得12枚金牌,其中9枚被短道速滑运动员收入囊中,这个项目一直是中国冰雪项目冲击金牌的旗帜。”王石安言语里充满了自豪。

  “短道速滑采用淘汰制,比如有32名运动员参加短道速滑500米的比赛,分成8组,在预赛中,取小组前两名共16人参加复赛,再取8人参加半决赛,最终4人参加决赛,冠、亚、季军就在这4个人中间产生。”王石安介绍。

  同样是滑冰,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在技术上有着巨大的差别。速度滑冰其实就是跟秒表来竞争,看谁快。短道速滑靠名次取胜。由于没有固定的赛道,短道速滑更是战术、速度、体能的对决,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和竞争,因而赛场也充满变数,更加具有观赏性。

  成绩没有公布,永远不确定谁是第一

  “短道速滑的赛道,永远充满变数,即使你第一个冲过终点,只要成绩没有公布,谁也不能确定你是第一。”作为一名有34年经历的老裁判,王石安对短道速滑有着深刻的理解。

  短道速滑场地周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由于弯多、身体接触多,也让这个项目增添了很多不确定性。

  王石安说道,短道速滑比赛过程中的犯规主要分为四种。

  短道速滑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摆放着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而在弯道时,有的运动员可能滑入标志线内,这就是缩短距离,造成了犯规;由于比赛中运动员没有固定赛道,就容易出现推、拉、绊、撞,这也属于犯规。

  “还有两种犯规,一种是比赛过程中的团队滑行,比如两个同队的运动员可能通过恶性犯规将其他队运动员挤出赛道;还有就是危险冲刺,有的运动员为了快速到达终点会立起刀根跳跃冲刺,这样是极其危险的,很有可能伤到自己和其他运动员。”王石安说。

  在王石安的指点下,可以看到分布于短道速滑赛场周边的三个高清摄像头,它们将详细记录运动员的一举一动。

  “通过慢动作、回放等技术,裁判团会给出最终成绩,所以说成绩没有发表,永远不确定谁是第一。”王石安说。

  短距离500米、1000米有望刷新纪录

  一边看着来自哈尔滨的短道速滑运动员们在冰场上驰骋,新疆短道速滑队教练刘爱迪一边和身边的同事交流着。

  今年22岁的刘爱迪,从事短道速滑项目十多年,机缘巧合,2014年成为新疆短道速滑队的引路人。

  “新疆短道速滑队成立于2014年,有14名运动员,都是我们从全疆各地州体校选拔的,年龄在13至17岁,是目前全国短道速滑队伍中最年轻的一支队伍。”刘爱迪说。

  在2015年全国短道速滑联赛长春、哈尔滨站的比赛中,新疆短道速滑队有4名队员获得参加十三冬的资格,将参与500米、1000米、1500米的比赛。

  刘爱迪说,由于队伍比较年轻,希望能够通过十三冬让队员们在赛场上获得更多的锻炼,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目前从全国来看,东北三省的短道速滑项目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成熟的队伍,阶梯组建齐全,实力不可小觑。由于冰场条件一流,此次冬运会运动员在短距离的500米、1000米项目上有可能刷新个人最好纪录。也希望新疆队队员能够在赛场上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刘爱迪说。

  和刘爱迪一样,解放军冰上训练基地教练苏晓华也给出了预测:“500米因为是短距离,发枪后运动员就要用全力,加上这么好的冰场,运动员在500米、1000米刷新个人纪录很有可能。”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台北溜冰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