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速度轮滑 > 正文

成都日报

类别:速度轮滑 日期:2018-9-7 20:18:53 人气: 来源:

  武术不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但武术运动员未必不能参加奥运会。近日,正在备战省运会的成都武术队选手李芙瑞接到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通知,她已经入选中国轮滑项目。如果能在国家队中站稳脚跟,李芙瑞将有望成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东京奥运会。

  李芙瑞能得到这个宝贵机会,得益于国家体育总局正在积极推进的体育跨界选材计划。两年前,国际奥委会宣布棒垒球、空手道、轮滑、竞技攀岩和冲浪5个项目入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其中轮滑运动对中国竞技体育而言基本属于全新项目,后备人才几乎为零。为此,体育总局于2017年8月下发文件,要求开展对包括轮滑在内的4个奥运项目的跨界选材工作,而选材重点则锁定在体操、武术、杂技、蹦床、技巧等项目参与者。上周四,中国轮滑专程来到成都进行人才选拔,成都市武术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推荐了3名女子武术运动员参加,最终3人中只有李芙瑞成功通过选拔。

  对于跨界选材这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前中国田径队短跑名将张培萌转项雪车,以及不久前中国足协宣布在辽宁、四川、深圳三地建立足球和田径混合选材,都是跨界选材的典范。实际上,跨界选材并非这两年才开始实施,在国内竞技体育项目中早已存在,如四川举重世界冠军刘寿斌最初练的就是武术,前跳伞世界冠军苟小云也是从武术队转行的。成都市武术队也经常从体操、跳水项目中选材,跆拳道队从田径、篮球选手中选材也是屡见不鲜。记者从市武管中知,李芙瑞通过选拔的主要原因在于她的平衡能力、弹跳能力、爆发力以及柔韧性都非常好,身材比例也很合理,特别是弹跳和平衡两项得分很高,非常符合轮滑项目的运动特点。

  目前,李芙瑞正在成都武术队位于城北体育馆的训练馆积极备战将于7月开赛的省运会武术比赛,作为多次获得省级比赛冠军的选手,她极有可能在省运会上争金夺银。本次赛事也很可能是李芙瑞最后一次参加武术比赛,省运会后她就将前往参加国家轮滑队集训,如果能获得主力,则将从此转项轮滑运动,并有望成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出征东京奥运会。

  在城北体育馆训练馆三楼,李芙瑞认认真真地练着一套拳动作,这将是省运会上的参赛项目之一。她练得很投入,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省运会武术比赛,她很希望取得好成绩。当然,这第一次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

  李芙瑞还差4个月才满15岁,如今她还是一名初三学生,今年就要参加中考。虽然还不满15岁,但李芙瑞的身高已超过1.6米,按教练的话说是“手长脚长”,身材条件很适合参加武术运动。说到自己最大的优势,李芙瑞认为是弹跳,她跳起来的空中高度很高,这意味着她完成动作的能力更强,而且平衡感更强,这个优点不仅是武术、也是轮滑项目所非常看重的。这次和李芙瑞一同参加国家队选拔的一名选手有着出色的空中翻滚能力,却因为弹跳高度不够而未能入选。可以说,李芙瑞的身体条件在参加选拔的选手中是最好的,这种能力将非常有助于她在国家队站稳脚跟。

  对于轮滑,李芙瑞其实并不陌生。她从小喜欢滑旱冰,后来又在室内冰场滑过真冰,滑板也玩过,“就是玩得不好。”所以,从武术跨界到轮滑她并不抵触。李芙瑞从小身体不好,手臂容易脱臼,从7岁开始父母就把她送去练武术,希望能锻身体。一直以来,她都抱着锻炼身体的目的参加训练,虽然也经常代表成都队参加比赛,却从未想过能参加奥运会,不仅因为武术并非奥运会比赛项目,而且她也没有想过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在她的人生规划中,初中毕业后上高中,然后争取考上大学,但这套“既定方案”如今出现了变化,一旦通过国家轮滑队集训选拔,她很可能以专业运动员身份参加奥运会,从此一条完全不同的道。

  对于这条,李芙瑞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我也说不清现在是什么心情,以前从没想过能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如果能参加,当然很高兴,但真没想过成为专业运动员。”不管怎样,李芙瑞对于参加奥运会还常憧憬的,她一直都非常羡慕那些站在领台上看着国旗升起的运动员,现在她有机会圆这个从来没想过的梦。“我会好好努力,把握住机会,即使不能成功,也争取不留下遗憾。”她说。

  国际奥委会托马斯·说,奥运会比赛项目的选择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轮滑以及其他4个新入选奥运会的运动项目无疑符合这一标准。轮滑运动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包括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轮滑球、单排轮滑、双排轮滑,以及极限运动和技巧。后一项其实就是人们在极限运动节目中经常看到的滑板,比赛场地为U形池,选手通过U形台做各种惊险、复杂的技巧表演,这也是轮滑竞技项目中最吸引人的一项。这是一项极具个性和性的运动,李芙瑞参加的正是该项目的选拔。进入奥运会后,轮滑比赛的规则和评分体系将变得更加统一,这也将有助于这项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在中国,轮滑是一项相对小众的运动,近年来爱好者人数有所增长,但整体水平与欧美相比仍然较低。进入奥运大家庭后,轮滑运动也将享受到举国体制带来的巨大优势,资金投入、海外拉练、聘请外教等方式都有利于迅速提高中国队的水平,缩短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

  命运总喜欢和人们开玩笑。在体育圈,有太多运动员奋斗一生却不能获得参加国际性比赛为国争光的机会,而另一些人虽然没有刻意去争取过,机会却意外到他们头上。14岁的成都女孩李芙瑞,无疑就是交了好运的那一类人。

  对李芙瑞而言,好运气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但事实上是体育总局给的。如果不是中国体育跨界选材的潮流大势,这块“馅饼”怎么也掉不到她头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李芙瑞是制度的受益者,她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而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中国体育。说起来,中国体育的一些措施往往伴随着争议,跨界选材也不例外,尤其在中国足协宣布建立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后,不过这一次,呼声大部分持支持态度。

  从我国冬季运动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跨界选材的效果算得上非常喜人。在从零起步的雪车和跳台滑雪项目上,中国选手在冬奥会上一鸣惊人,而这些选手大多是从田径、重竞技项目转型而来。短短两三年时间,中国冰雪运动的几个空白项目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进步之神速令对手都感到不可思议。看得更远一点,中国体育的跨界选材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运动员转项目不说司空见惯也可以用屡见不鲜来形容了,只不过不像现在这样明确以文件形式提出,也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声势。

  跨界选材,对运动员而言增加了一种选择,也就多了一条出;对运动队而言,可以找到最合适的人才,避免了从零培养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所以,该探讨的不是该不该跨界选材,而是应该怎样跨界选材、怎样实现科学跨界选材。毕竟,之前并不是没有跨界失败的例子,比如射击选手转型冬季两项,就因射击队员普遍体能不佳而未能成功。跨界选材不是一窝蜂,还需要辅以相关制度和训练手段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样存在着客观规律。

  对中国体育的整体发展来说,变总比不变好,总要好过故步自封。事实上,跨界选材的步子不是迈得太大了,而是仍然有挖掘的空间。或许,接下来可以考虑让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于体制内,真正做绝美艳妇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以轮滑项目为例,国家队虽然是零基础,国内却并不缺少轮滑爱好者以及职业运动员,如果把这些“体制外”人才也吸纳进来,不是更容易抵达成功的彼岸吗?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台北溜冰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