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速度滑冰的场地以短道速滑的方式比赛,新加入冬奥会的大道速滑集体出发项目,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中国选手郭丹有了更多思考。
24日晚,女子速滑集体出发决赛,前三个冲刺点,郭丹都保持在大部队中游,最后一圈冲刺,她在弯道稍有趔趄,之后奋起直追,但最终总排名第十。
“之前的半决赛拼得有点猛,导致体力不行,最后冲刺节奏没有找好,速度起来后已经没有了。”郭丹说。
在这个新奥运项目的决赛中,16名运动员同时出发,共滑行16圈,除终点线圈设置冲刺点,每个冲刺点的前三名依次获得5分、3分和1分的积分,冲过终点的前三名则获得60分、40分和20分的积分,最终所有积分总和决定比赛成绩。如果积分相同或者没有积分,则将由到达终点的顺序决定名次。
赛前郭丹想要冲击前三,所以她放弃了前三个冲刺点的比拼,一直跟滑。“肯定有一些遗憾,但是能站在奥运舞台上,便已经圆梦了,我很满意,因为意义大过结果。”郭丹说。
2015年以前,郭丹还是一名水平排界前三的轮滑选手,拿到过轮滑世锦赛、世界杯的冠军。2014年底在比赛中受伤后,她萌生了转项速滑的想法。
“那时候刚好申办冬奥会成功,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契机,可以鼓励更多轮滑运动员去尝试滑冰。”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郭丹转项后碰壁连连,在她看来“一切都很难。”
作为一名成功的轮滑选手,转项意味着放弃一切、从零开始,郭丹首先需要为自己做好心理建设。“一方面,我当时就算拿到更多的轮滑世界冠军,对我来说是一样的;可另一方面,我转项时已25岁,而且从来没有接触过滑冰。”当时,很多人不看好郭丹的选择。
2017年是轮滑项目的大年,正在国外滑冰的郭丹看到电视上的轮滑比赛,心里又纠结了,“很想参加那些比赛。”但她很快放弃了这个念头。接触滑冰的时间太短,还没有建立起很好的冰感,郭丹不敢在这个时候放松自己的冰上训练。
“最后能参加冬奥会,一切都值了。”凭借在速滑世界杯分站赛前三名的成绩,郭丹直接获得了冬奥会参赛资格。
24日晚的女子速滑集体出发决赛,郭丹耐心滑行。“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所以有人直接突围冲出去,拿前三个冲刺点的积分,有人等待最后的冲刺,希望站在领台。”这场决赛,郭丹希望能冲击前三,但是没拿到,她也觉得很值,因为“做了一件对的事”。
郭丹说,轮滑并非奥运项目,在国内这个群体并没有受到奥运项目运动员那样的重视,“但通过我的转项,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轮滑运动员也可以站在奥运赛场,这不仅可以推广轮滑,也可以为冰雪项目储备更多人才,所以轮滑运动员兼项是双丰收的事。”
“这两个项目技术特点有相似之处,世界性的轮滑比赛周期很长,运动员需要比场地、公、马拉松三项,所以体能都很好,转项后针对技术再加强一些,会有很快的进步。”郭丹说。
但她也坦言“冰”是个“新鲜事”,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研究。集体出发决赛中,她看到身边许多选手也都是轮滑项目出身,这给了她更大的推广“轮兼冰”的决心。
“我要考虑自己四年后要不要下去,即便不行,我也会继续推广轮滑和滑冰的兼项,这对准备2022年冬奥会是一个好的径。”最近,郭丹已经开始让身边的轮滑小运动员尽早上冰适应,而她的轮滑队友也在尝试转项。当然,郭丹会告诉那些决定转项的人她所走过的弯。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