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钱包丢了冰壶比赛所在的“冰立方中心”,是奥林匹克公园中最“迷你”的一个场馆,整个场馆的观众坐席只有3000个。这也是唯一一个在场内没有新闻中心的场馆,临时搭建的记者工作间被安排在赛场外的空地上。即便是混合采访区,也被安排在场馆外的一个大棚里。据场馆主任告知,这个“冰立方”,将在冬奥会后被拆除。
“经济型”的设置,也是冬奥会组委会对项目受关注程度进行预估之后做出的决定。事实上,冰壶场馆内仅有的四排记者席,总是稀稀拉拉,半决赛之前观众座位的上座率,也只在七成左右。其中大多数,还是各个代表团里的队友和官员。
冬奥会的冰球有多火?看看这几组数据就可以了:冰球是所有比赛中唯一一个拥有两座场馆的项目:博尔晓冰宫和沙伊巴竞技场,总共能容纳19000名观众。开赛至今,就算是女子冰球比赛,也都场场爆满,奥林匹克公园外,还有苦苦等待退票的观众;冰球还是“门票高需求项目”,记者需要去专门的办公室提前“等票”,才能有机会进入现场观看比赛。
也难怪俄罗斯人对冰球有这样的热情。俄罗斯一向是冰球强国,而冬奥会,又齐聚了包括、美国等世界上最强劲的12支冰球队。小组赛俄罗斯对美国队这一场“火星撞地球”的比赛,甚至吸引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国际奥委会等一批亲自到场观战,就连奥巴马也给获胜的美国队专门发来贺电。记者为了等到这张票,足足排队等待了5个小时。那一晚凌晨的奥林匹克公园里,还破天荒地上演了“散场大堵车”的奇遇记。
冰壶虽然是集体项目,却依旧属于少数人的运动。在等国家,冰壶因为“老少皆宜”,而成为业余爱好者的游戏。来参加冬奥会的绝大多数选手,都是“兼职”的。参与人数不少,气氛不够热烈,规则众多,冰壶始终不是体育迷喜闻乐见的大众项目。
中国观众认识冰壶,起源于4年前的冬奥会和这之前的冰壶世锦赛。4年来,冰壶项目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小众”身份,懂得欣赏的观众仍在少数,加上没有新人涌现,才有了这次索契冬奥会上老面孔征战的尴尬。
和中国队有着同样尴尬状况的,还有韩国冰壶队。韩国冰壶的女选手们没有固定场地训练,住最便宜的快捷旅店,甚至不能和其他队伍一起在国家训练中心就餐。韩国国家体育训练中心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冰壶运动关注度低,没必要在她们身上浪费资源”。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